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 X

朱由检随后揉了揉额头,不禁想道。

如今武人的地位低,致使很多武人们其实都不是那么愿意为大明而战,很多都属于过一天算一天的那种,类似于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

崇祯皇帝一直都希望提高武人地位,以换取武人对大明的忠心。

可最后的结果是,大环境几乎没有得到改变,还导致出现了大量听调不听宣的军阀,诸如后来的左良玉刘泽清之流,发多少封圣旨都不顶用。

其中原因很多,但最主要的问题还是,崇祯皇帝没有真正意义的做到赏罚分明。

同时还常常拖欠军饷,这不是给军队自筹军饷找到了很好的借口吗,这自筹军饷的军队,那还能叫朝廷的军队吗。

当然了,这种情况对于现在的朱由检来说,已经不算是问题了,内帑如今不缺钱,就算缺钱也能有办法搞钱。

但发军饷也只能保证将士们在其职谋其事,就这样想要他们舍生忘死的为朝廷效力也不太可能。

若想要将士们真正的不畏生死奋力杀敌的话,除了在保证有大量赏赐的前提下,还得提高武人的地位才行。

双管齐下嘛,这一招不管放在什么事情上都显得非常的合适。

就提高武人地位这一点崇祯皇帝没想错,只是处理的方式可能不太对。

于是朱由检就想着,他又应该用何种方式来提升武人的地位呢。

没一会儿,他便独自笑着摇了摇头,何须专门为此考虑呢。

只要在银子的激励下获得足够的战功,再将一些武官提拔到朝堂核心位子上,这武人的地位自然就升起来了嘛。

人家又不傻,只要给出一些门道,自然就会有人专营此事。

朱由检挥了挥手,示意魏忠贤可以退下去安排撤回监军的事情了。

随即翻开桌案上的奏章,继续开始批阅起来。

“忠贤你等一下...”

正当魏忠贤即将跨出殿门之际,又突然被朱由检出声叫住。

魏忠贤连忙转身回到殿堂***手问道:“不知殿下还有何事吩咐老奴”

此时朱由检的面前,正摆放着御史戴柏递上来的奏章。

上面写着海盗郑芝龙在福建浙江沿海一带掠夺人口财物等,需‘要地宜防、奸民宜绝、私船宜禁、军饷宜清、保甲宜申、乡兵宜练’。

简单来说就是此地有贼,需要朝廷拨款练兵,同时还要武器的供应。

关于这个郑芝龙的事迹朱由检是知道的,因为崇祯皇帝对此人也是听说过不少次的。

如果后来不出意外的话,他会被后来的福建左布政使熊文灿招安。

当然了,这个招安也是没办法的办法,因为朝廷在海上的力量非常薄弱,根本就打不过郑芝龙这个海盗,试了几次皆以失败告终,于是就只能使出朝廷对贼寇的老办法了,招安。

后来这个郑芝龙招安以后倒也算是听话,配合着朝廷剿灭了很多其他海盗。

但也仅仅只是听话,而这剿灭的其他海盗,也不过都是郑芝龙在海上的对手,这拉人手来打击自己的对手自然得出大力气咯。

自始至终,郑芝龙都与朝廷若即若离,反正有好处的事情他会干,没好处的事情他就爱谁谁,就连编造的借口都是那么的没有新意。

这种感觉就有点儿像那啥....嗯。

哦,对了,这就是拥兵自重的味道,这样的感觉崇祯皇帝在左良玉和刘泽清的身上,都已经亲身体验过了。

朱由检还记得,最近这两年福建的闽南地区会发生严重旱灾,赤土遍野,许多村落连草根树皮都被吃尽。

郑芝龙招抚了泉州饥民数万人赴台拓垦,甚至在福建左布政使熊文灿的支持下,还不止招抚了一次。

这熊文灿还上奏说,这郑芝龙对百姓很仁慈,人给银三两,三人给牛一头什么什么的。

至于事实如何就不得而知了,这郑芝龙招安是熊文灿一手安排的,他自然是会给郑芝龙说好话了。

“海禁...海禁呐”

朱由检在魏忠贤诧异的目光中不断嘀咕着。

朱由检突然意识到,这海禁似乎并没有什么用。

不知是朝廷的管控力度降低了还是怎么的,这民间的海上力量在这些年里发展得十分迅速,或许是因为西方诸夷的大量船只已经东南沿海开始活跃起来了吧。

而且后来还有小道消息说,这郑芝龙一年在海上生意赚的钱,比大明一年的税收都还要多。

不管这消息是真是假,都至少表明这生意非常的赚钱。

一说到钱的问题,朱由检顿时就来了精神。

当初在洪武年间施行海禁,首先是为打击盘踞在东南沿海岛屿的方国珍、张士诚残余势力的骚扰,以及后来倭国跑过来的倭寇,最后也是想着能够更好的管理百姓。

但后来随着时间的推移,海禁政策的弊端开始逐步浮现出来。

海禁不但使得朝廷的税收日益减少,还对沿海百姓的控制力也开始减弱,如今的海禁政策基本上已经形同虚设。

上到士族豪绅、下到平民百姓都在从事着私人海外贸易,随着该活动的范围和参与人数逐渐增多,朝廷更是无心也无力再去进行约束,只好放任这种行为。

所以取消海禁已经是势在必行了吗?

其实这取消不取消已经不重要了,反正现在的实际情况就是,取消海禁跟不取消海禁已经没什么两样儿了。

此时朱由检主要需要考虑的问题就是,应该如何将这些生意纳入朝廷手中呢。

而当前最麻烦的是,朝廷如今的海上力量,除了登莱防线以及东江镇有一些外,其他的都不堪大用。

很显然,这些地方的海上力量肯定是不能动的。

所以这个郑芝龙就显得尤为重要了,如今郑芝龙的势力还远没有后来那么强。

如今的郑芝龙充其量不过几百条船,但等到了崇祯十几年的时候,当时就有人上报说,他的船只就已经是好几千条了,其兵力听说有十几二十万,其中什么地方的人都有。

也就是说,想要让郑芝龙为朝廷所用,就得从现在开始,不然等到后面就不好管了。

这个所用还不能是之前崇祯皇帝的那种若即若离,是要必须绑到一块儿的那种。

朱由检想到这儿,连忙转头看向一旁的徐应元,促声说道:“徐大伴,赶紧去将王体乾给朕唤来”

“是,陛下,奴婢这就去找王公公”


页面连接:http://www.puttyftp.com/txt_0_6vh6y/ov6qvcq6.html

宝书网 棉花糖小说

首页 目录 +惊喜 下一页

耽美小说网第一版主小说网贼吧小说网镇魂小说网贼吧小说网宝书网笔趣阁5200新笔趣阁bl文库宝书网bl文库贼吧小说网贼吧小说网猪八戒小说网 宝宝起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