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 X

八月底,巡幸车列返回东京,却有一小列车队沉默驶向大兴。只见车队中,马匹曳着一具微型石殿,驶在白幡中。路上行人见之惊奇,议论纷纷。

乐平长公主与女坐于车中,满脸哀色。棺中正是外孙女李静训,独女宇文娥英所生,乐平为排孤寂,养于身边,特所钟爱。岂料生死无常,六月在汾阳宫,李静训不幸病卒,年仅九岁。因在外地,难以及时安葬,故乐平以青石为棺,以便携带。

车队停在万善寺前,侍女揭起帘子,乐平拭去眼泪,携女下车。二尼立于寺前,四人对望,感慨不已。

华光叹息一声,上前施礼:“请长公主入寺”

乐平眼底含泪:“月仪……”复又改口,“有劳华光尼师。”

华光眸光隐动:“长公主无须客气。”

早夭者按理不能归葬祖坟,故家人常葬之佛祠,期盼亡魂得到佛祖庇佑。外孙女未笄而夭,乐平怜之,葬于其他佛寺难能安心。窦氏传信华光,最终定于万善尼寺。

石棺安厝寺内,华光等人连月做道场,超度亡灵。卜好下葬日,乐平希将賵赙之物陪葬,令工匠刻上“开者必死”几字,石棺之外复裹一层石椁,又于坟上构重阁、造宝塔,方为安心。

“长公主爱孙之心,必会上感佛祖。”雪花簌簌,华光、华胜站至窗前。

乐平转身,几人互为致礼,乐平道:“几月辗转,小孩不得安息,如今终能入土为安,我心慰也。”

“长公主但请安心,尼等必会每日诵经,为其追福。”华光说道。

“有劳阿尼师。”

“阿姨……”

华光一怔,望着宇文娥英,叹道:“昔在周宫,每听阿茶子唤‘阿姨’,亲如母女……”

宇文娥英含泪望着二人:“阿姨……”

华胜掩面而泣:“茶子……”

陈年往事重上心头,或许目睹了生命易逝,年已不惑的三人幡然醒悟,哭作一团……

一年之计在春也,新春伊始,皇帝重启灭吐谷浑之大计,以开拓西域。皇帝返京的消息自正月下旬在大兴城坊间传开,立即引起了不小的轰动。毕竟五年以来,皇帝极少居京,如今听闻圣驾返京,京人议论纷纷,讨论着皇帝西巡之事。

“吐谷浑若败,往后你我恐无酒饮。”

西市酒肆,坊人围坐于案,把酒闲话。

“此话怎讲?”

“尔见长安县张九奴乎?”

“几月未见来此。”

“其家破矣!”

“何故?”

“自西域诸国入朝,圣人增西京诸县之赋,所征财物,皆转输塞外。”

“何止西京,往后西北诸郡亦将增赋。然与张九奴何关?”

“塞外遥远,常有盗贼出没。长安所征之赋为寇所劫,县令复征之,九奴人多家贫,岂有余钱乎?”

“圣人以钱养夷,倘吐谷浑归朝,赋税益重,西京恐先贫矣!”

“西京乃京畿所在,圣人岂容贫困?”

“圣人刚改东京为东都,洛阳或将代之。”

与坊人关切生计不同,郑氏却在关心掌户之事。

“大人公将还京,莫如……阿婆叫大人公让妾掌家。”郑氏替太夫人揉肩,说道。

太夫人眯着眼睛,不语。

郑氏哼道:“那崔氏目无阿婆,从未尽孝跟前,岂能当家耶?”

太夫人嘴角冷笑,仍不语。

“三郎年幼丧母,唯阿婆怜之,必亲于阿婆……”

太夫人睁目,打断她:“尔等孝顺,我自知之。”拢了拢手炉,道,“我年老矣,不欲问各家事务。三郎嫡次,汝迟早当家,何必心急?”

郑氏嘴角微撇,遂止言。

二月,皇帝至京,长孙晟随之而归。冷清四馀年的将军府因此热闹不少,几位外嫁女亦常归省。

“薛国公府大势已去,太夫人竟连崔氏也不敢得罪。”郑氏哼道。

安业同母姊弄瑰正教幼女王婉认字,闻言笑道:“阿婆非惮崔娘,乃忌崔淑妃也。”因挤兑她道,“尔家若出宠妃,焉能受制于人?”

郑氏笑道:“二姊切勿言之过早,焉知我郑家日后不出皇妃?”

弄瑰打趣道:“非弟妇也。”

郑氏捂嘴一笑,从乳媪怀中接过女儿,见余热未褪,朝安业皱眉:“热症总褪不尽,如何是好?”

安业探手摸之:“再令医人配方。”执杯饮之,见婢女眼生,细看之下,颇有几分姿色。

弄瑰看过,交予乳媪:“小儿体弱,切勿大意。阿婉幼时多病,我为制长命缕,果有好转。”

郑氏点头:“听闻端午以五彩缕系臂,可辟兵及鬼,令人不病瘟。不如亦制长命缕,如何?”

“随你。”安业自顾饮酒,随口应道。

郑氏嘴角微撇:“此家何曾随我意?长命缕所需红、黄、蓝、白、黑五色丝线,原本我欲以大人公所得五色玉磨成珠粒,结为五彩络索,以作长命缕,谁知五玉为五娘所夺。”

“阿耶太过骄纵继室之女。”弄瑰闻言,哼道。

安业眉头一皱:“尔总念旧事作何?”说着瞥向其腹,提醒道,“汝方有孕,当心气平和,切莫惊胎。”

郑氏努嘴,诉于二姊:“伊若心向我,妾何至动气!”见安业不时打量婢女,叹道,“亏我全心为郎,想着身子不便,遂于房内多添几人……”

弄瑰朝安业作色:“阿郑如此体贴,万不可负之。”

安业忙笑:“阿姊放心,弟岂会如此。”

果然,此后安业常宿正房,加之郑氏迎合,夫妇二人和睦不少。然安业嗜酒好色,郑氏即便不甘,却无切实之法,只能忍之。

这日天气和暖,鸟语细细。花圃中,凌霄花艳如红霞,花香袭人,深为郑氏喜爱。故今晴好,郑氏徘徊花前,抒解烦心。

怀胎以来,郑氏总感身乏,近日更是见红,内心忧虑不已。且妾室有所出,郑氏尤盼一举得男,以绝后顾之忧。故虽惊怕,却不敢告之安业。


页面连接:http://www.puttyftp.com/txt_0_6oq4h/oo2qlq2o.html

宝书网 棉花糖小说

首页 目录 +惊喜 下一页

第一版主小说网武侠小说网贼吧小说网镇魂小说网贼吧小说网宝书网笔趣阁5200新笔趣阁bl文库宝书网bl文库贼吧小说网贼吧小说网猪八戒小说网 宝宝起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