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 X

最先改变的是盐业。

原本盐商们还对禁止银两交易,只能使用宝钞而颇有怨气,现在却很是顺从。

几大盐商纷纷响应,主动前来大宁钱庄兑换宝钞,并完全按照只能用宝钞交易的原则。

只认宝钞,不认银两。

否则你就买不到盐!

大盐商尚且如此,人们也不再有顾虑,便纷纷兑换,以宝钞购买。

随即,江州大商茶霸胡东来也宣布,其属商号也只能用宝钞交易。

紧接着,江州绸布大商沅从白也宣布,其属商号也只能用宝钞交易。

有人领头,带起波风潮,那些原本没有参与其中的人也坐不住了。

他们还以为,这些大商是在顺应朝廷,先行响应的人或许就能得到好处。

毕竟谁还敢朝廷作对呢?

各大富商巨贾纷纷响应,老百姓们也只能随之改变。

这就形成了风向。

宝钞得到了认可,并有了信誉度。

人人使用,自然就没有问题了。

老百姓们都把家里银两拿出,到大宁钱庄兑换成了宝钞。

在这过程中,他们已经感觉到了宝钞的便利,出门不用再携带沉淀淀的银两,也不用担心耗损问题。

大宁宝钞面额从小到大皆有,完全能够满足日常使用。

尤其大额交易,更是相当的便利。

短时间内,宝钞就开始风靡。

这种变化让钱大富都有些不明所以。

临安城,大宁钱庄几个分号都出现了兑换告罄的事情。

也就是说,因为兑换的太多,宝钞不够了!

宝钞并不是随意印发,是以国家储银为基准,且目前能够印发的也只有大宁钱庄和户部联合成立的印钞署。

印钞署在上京。

依据地方大宁钱庄分号储银为其提供相应的宝钞。

可最初想的是,宝钞被民众接受使用总需要个过程,并没有储备足量的宝钞,因而才出现了这种情况。

钱大富察觉到了反常。

原本他还想着把这些大商巨贾找来,谈话给他们压力。

结果他什么都没做,这些人却很上道。

这正常吗?

当然不正常。

最开始盐商的反应,于志义的嘴脸他又不是没有见过……

这其中必然有什么内幕,甚至是阴谋。

可他仔细想想现在也没什么不对,反而还把宝钞给推广开了。

顺其自然,静观其变。

同时,钱大富也在暗中打探,这些商人是有什么密谋……

转眼间,个月过去了。

在这期间,宝钞已完全在江州流传后,尤其是临安城内,已经很少再见到有人使用银两了。

这应该也算得上是个创举了。

在如此短的时间内,便将宝钞真正的推广开。

还是那间隐秘的院落。

几个主事人又聚集在起。

聚丰盛掌柜吴忠笑着道:“今日宝钞之盛景,可完全是我等的功绩啊!”

“你们说朝廷是不是应该给咱们发个牌匾,以示嘉奖啊!”

“哈哈,那是自然。”

众人都笑着。

在坐的几人,几乎聚集了江淮两地的富商大贾,个个家产丰厚。

曾有大盐商巨富堪比国库。

他们这些人相加,又何止大盐商。.五⑧①б.℃ō

这也是他们能够引动整个市场,炒作宝钞的底气所在。

“这个月内,我们从上京兑换来了大量宝钞,差不多有几百万的外来宝钞流入临安,这个数额想必已经超过在此分号储存。”

谢茂开口道:“诸位,我的家财可都砸光了,是不是该到收网的时候了?”

都是长久经商的巨富,自然明白这其中的套路。

先是引动兑换宝钞风潮,让百姓都参与其中。

当达到临界点时,再掀起波反兑换。

在大规模冲击之下,大宁钱庄兑换不出银两,那么就会引起恐慌。

越是这样,人们越紧张,便会疯狂的兑换。

可实际发行远远超过储备,大宁钱庄就会出现兑不出来的情况。

这时宝钞的信誉度就会出问题,人们担心宝钞会成为废纸,都着急的脱手。

而这时,他们私下开黑市,以低价回收宝钞。

然后,再等着朝廷救市,以原价兑换银两,这来回的差价,就是暴利。

这就是整个过程。

为此他们都砸出去了大量的钱。

为了充盈市场,专门去从上京兑换,流入到临安。

供大于求。

宝钞的价值就会降低。

“是该到了收网的时候。”

陈曲开口道:“到现在大家可都把身家都砸了进去,再不收网可就扛不住了。”

他砸进去的最多。

前前后后有几百万两,当然并不都是他自己的钱,在其背后的魏国官商腾坚也支助了不少。

滕坚也想从中捞笔。

“你们有没有发现,按理说现在流入到市场的宝钞已完全饱和,为什么宝钞的价值依旧没有下降?”

茶霸胡东来提出了疑点。


页面连接:http://www.puttyftp.com/txt_0_6lqoc/ovcyq2oq.html

宝书网 棉花糖小说

首页 目录 +惊喜 下一页

炫书网四库书小说网贼吧小说网镇魂小说网贼吧小说网宝书网笔趣阁5200新笔趣阁bl文库宝书网bl文库贼吧小说网贼吧小说网猪八戒小说网 宝宝起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