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 X

而,掌握话语权的礼部,同样被文官集团掌控。

进而,景泰帝在天元王朝中的风评,已经不是最初的众望所归,出现了各样的阴谋论。

导致了景泰帝在与文官集团的冲突,更一步的加剧。

六部中,第二重要的户部,掌管整个天元王朝钱粮的部门,却更为的复杂,里面不仅有文官集团、景泰帝的人,甚至有孙太后的人。

三方互相制衡,却是唯一一个,做到运转正常的部门。

至于,景泰帝掌控的刑部、工部,在朝堂上的话语权,非常的少。

并且形势小心翼翼,害怕被御史院和科道言官,查出一点贪污、冤假错案来,被弹劾罢官都是小事,抄家灭族才是最为可怕的。

文官集团想要重复旧宋惯例,刑不上士大夫,被查出贪污等污点,也不过是罢官改任。

但,太祖皇帝的余威还在,那张‘大浩’还在百姓手中,就杜绝了文官集团的想法。

当然,更为重要是皇权,并没有真正被臣权架空。

勋贵、武将集团的存在,就算经历了北方天崩,被削弱大部分,不像是从前那样。

东林入贵、南都白莲教叛乱,给了喘息的机会。

没有让文官集团彻底拿到兵权。

没有让勋贵、武将集团彻底成为失去权力的富家翁。

在六部之外,最重要的两个部门,则是御史院和科道言官。

御史院存在已久,古秦一统的时候,始皇帝就按照法家思想,改革了朝堂中枢,成立了检查百官的御史们。

后来又经过圣汉,几位有做为的皇帝,进一步加强了御史检查的权力,从朝堂百官到了外省官员,变为百官最为恐惧的衙门。

而,真正让御史院走上巅峰,成为百官噩梦的皇帝,是天元太祖皇帝。

他给予了检查御史对百官,有‘捕风捉影’的权力,在不需要明确的证据前提下,是能够上奏弹劾官员的。

同样,也是太祖皇帝,削掉了检查御史,纠正刑狱的权力。

因为在太祖皇帝在位的时候,有一位检查御史在巡视郡县、纠正刑狱的时候,收了当地官员的贿赂,把良民冤案维持原判。

但是,太祖皇帝也清楚,检查御史也是科举出来,是属于文官集团,也许有骨鲠之臣,更多会是与文官同流合污。

从而,天元王朝独有的两个部门出现。

一个科道言官。

一个锦衣卫。

科道言官是太祖皇帝创立,不从科举中选才,直接以皇族宗室、勋贵、各地县城学子中,招人为言官。

把削掉检查御史的纠正刑狱,交给了科道言官。

更是明确了,可道言官有直上天听、入六部九寺观政纠错的权力。

锦衣卫的成立,同样是太祖皇帝对于文官的不放心,开国之初的‘元武四大案’,就是锦衣卫收集确凿罪证查出的。

作为皇帝耳目的锦衣卫,不仅同样有监视百官、勋贵的权力,也存在对外获取敌对情报的能力,是直接对皇帝负责,不用经过朝堂。

可以说,太祖皇帝为设计的制度,完全平衡的朝堂权力,使得皇权得到保障。


页面连接:http://www.puttyftp.com/txt_0_2hyvoh/oq6och2c.html

宝书网 棉花糖小说

首页 目录 +惊喜 下一页

同人小说网吉林省柏盈教育科技有限公司贼吧小说网镇魂小说网贼吧小说网宝书网笔趣阁5200新笔趣阁bl文库宝书网bl文库贼吧小说网贼吧小说网猪八戒小说网 宝宝起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