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 X

第159章雨夜

有办法让我上岛看看吗?

陆惜之提出自己的想法之后,袁晏溪坐在那,足足有十分钟没有说话,以她的了解,男人此刻在心里做着定夺,衡量着利弊,所以没有出声打扰她。

“可以,但之前,我先带你去个地方。”说着,他便起身,率先走了出去。

位于京城三十里的法华寺一带,有一个的校场,除了校场之外,在它旁边还有一片用竹墙圈起的土地,这片空地早就已经变成了一个作坊,那是城内最大的铁器作坊,在竹墙内,有五座老旧的化铁炉熊熊燃烧着,上百名城内以及附近乡下工匠在那里忙活着,将炉中的废铁熔化成铁水。

虽然校场现在看起来规模已经不算大,可在前朝却是唯一的兵器打造地,全大靳各类工匠都在这里工作。

在以前,阳城的织布业最为兴盛时,这城内外还有纺车、织机不下数万台,城内外更有数千名木匠、铁匠、铜匠各类匠人制造各种纺车、织机。

祁天印个性温和,爱好风雅,这十几年来,更是大力发展棉纺业,干脆将离阳城最近,物产丰富的云城整个变成了纺织城,将所有的纺车和织机集中运到了那边。

所以,对于朝廷里常年行军打仗的武将们来说,太和帝不重视军防事业已是共识,所以这间兵工厂早已衰败,幸得以常重虎为首的几位将军再三请愿,才使得部分有能力的匠人仍留在这里,也正因如此,才轻易寻得上百名工匠,被聘于此为军中制作各类兵器。

进入作坊,陆惜之便看到木架上的一柄柄长约七尺有余的长枪拄靠于架上,这是工匠们为军人打造的装备,一种最廉价、最普通的兵器,之所以选择这种武器,仅只是因为它廉价,易造,大江南北的军旅大都以此为武器。

“哎,你们就用这个打天下吗?”

瞧着那一杆杆长枪,陆惜之只能在心底叹口气,火药在唐朝时就开始被用于军事,而且使用极为广泛,实际上她也听父母聊天时也说起过大靳境内有很多硝石和硫磺矿,所以,除了道士,民间亦有许多商铺用来制作烟花。

袁晏溪也说过,之前太和帝大寿时,那些第一次从欧洲来访的使者,就有人携带了鸟铳,宴会结束后常重虎还说服祁天印购买了十支。

走到一间屋子,袁晏溪一把推开门,作出请的姿势,并走到一旁,拿出一样东西,递给她看。

陆惜之接过来,这是一把很原始的鸟铳。

“这把鸟铳的威力着实不让人满意,虽说它已经比大靳现有的武器先进很多,可是其口径偏小,口径大约只有一厘米左右,这种火枪别说是三十丈开外的威力极为有限,有时候,甚至说是连十丈内,都不一定能打穿重甲。”

她当然能看出这把枪的缺点和工艺,可是,若同时有上百把这样的枪对着敌人,那也要比红缨枪强了不止百倍,会造成大面积的伤亡。

在作坊最后方的工棚之中,几座泥垒的炉灶上支着几口大铁锅,不远的棚间内,堆满了提纯过滤后的硝石、硫磺,以及精制的木炭,这里便是工匠坊内的火药坊。

与平素不同的是,那些从城中炮竹行里请来的工匠却没有如往常一般混药,只是按照要求将硝土、硫磺精制。

袁晏溪人未进工棚,那此工匠便纷纷跪下磕头。

“小、小的,见过厂督大人!”看着进入工棚的袁大厂督,工匠们都显得有些紧张,他们对这个年轻人有一种发自骨子里的敬畏,自然不敢造次。

看着眼前跪成一片的工匠,袁晏溪连忙说道:“诸位快快请起!大家都起来,都起来!”

他还特意上前,将最前面的方思成扶起来,他是方氏铸铁的东家,最擅长的就是打造和设计各种兵器,上至祁帝,下至平民百姓都很尊敬这位能为大靳打造镇国武器的老师傅。

“各位以后见着袁某,切莫再行此大礼,晚辈也就是普通人,若非局势逼人,估计,也只是一个文弱书生罢了。以后在这匠坊之中,一率不准行跪礼!这规矩,就这么定下了!”

简单的客气之后,袁晏溪领着身后的人走进工棚中,仔细查看了一下那些硝石、硫磺以及木炭,看着粉状的硫磺与木炭便询问身边的方思成说道。

“这些都过了筛?”

“回袁厂督的话,都用米粉筛过了一遍!”

这会方师傅倒不像先前那般紧张,毕竟这是他的专业领域,加上也算是见过场面的人。

这硫磺、木炭过筛是参照了那只鸟铳而改良的,以大靳的制火药方法,只讲究把原料舂成细粉,然后便加以使用,而西方则要求原料用细筛筛出粗粒,只保留细粉,从而易于制药,让原料结合更紧密,以增加威胁。

用手捏了点原料,在指尖感觉下,感觉炭粉、磺粉皆像米粉般细滑后,袁晏溪满意的点点头。

巡视了一圈,众人来到后面休息的茶室。

“方师傅,听说最近赵师傅和王铁匠都病了。”袁晏溪问道。

“唉,我们都老了,赵老一直都有腰疼的毛病,去年冬又更严重了些,王铁匠就更不用说,那个风湿比我都还老。呵呵……”

这个方思成还有些幽默。

“赵老的两个儿子现在何处?”

“赵大前些日子去了矿场,老二这几日可能是在家照顾着,没见着人影。”

“方师傅,若是需要人手只管开口。只要能尽早配制出改良的火枪,皇上定会重重有赏。”

方思成叹了口气,摆摆手,意味深长的说:“我啊…从来都不是为了这个重赏呐,唉……”

陆惜之定定看着这个老人,发现他眼角隐隐有些水光,好像,突然就懂了这话里的意思。

第二日酉时

在一天的忙碌之后,所有人都或在家,或在酒楼享受着食物带来的欢愉和片刻的满足,然而,在渡口,却有一艘三层游船,正在这晚饭时间,慢条斯理的接客上船。

看那些仆人打扮的人,对所有登船的客人,没有过分热情,也没有冷冰冰,就是恰如其分的表情,自然平和。

其中,两抬小轿停在渡口边,从里面走出两位气质不凡的中年男子,定睛看去,其中一位却是武安侯和……

“常任新?”

陆惜之小声的惊呼,袁晏溪却是见惯不怪,冷冷看着后面几台轿子里鱼贯而出的几位官员。

停好马车,两人不紧不慢的跟在队伍后面,他们都带着梦丹做的易容面具,乔装成凤将军手下的副将张良和随从。

陆惜之觉得脸上痒痒的,梦丹提醒她可千万不要一直挠挠,不然就要脱皮…

原来还以为易容术真的可以以假乱真,可实际看起来,并不是,好在是晚上,这要是大白天,不带个面纱,还是能一眼看出来。

他俩被安排在一楼,常任新和武安侯谢展白跟着一个侍从上了楼。

“看武安侯的样子,似乎已经从丧女之痛走出来了。”陆惜之轻笑。

“谢曼柔被缢死,皇家已是给足了他脸面,他若还是愁眉苦脸,岂不是在埋怨皇上。”袁晏溪也冷冷一笑。

“那个常公子,挺有手段的,有常尚书这个门面,就算他不入仕,倒也能在各大官员那争得几分薄面,游走于他们之间。”

船开了大约二十分钟,抵达了岸边,一层的客人先行下船,陆惜之注意到,在渡口边上,摆着一副小小的摊子,一个六十来岁的老人,席地而坐,看到客人,也不存在招揽生意,自顾自的在那唱着小曲童谣:

“盘脚盘,盘三年,降龙虎,系马猿,心如水,气如绵,不做神仙做圣贤……”他年纪虽然大了,嗓音有些嘶哑,可自古以来,吴侬软语,善音悦声,最是好听,居然把让不少人纷纷驻足听了起来。

“真好听,老人家精神气足啊。”等到老人唱完,谢展白不禁拍了拍手。

随即目光落到他面前的摊子上,一双眼睛顿时挪不开了,老人卖的居然是他老家宜兴鼎鼎有名的宜兴粽子,而宜兴粽子,又以鲜肉粽最为有名,那是用糯米、酱油、加切块鲜肉,再配以食盐、白糖做成,外面用干净的粽叶包上,大火配着文火煮成,烧好了,拿出来,粽香浓郁,再小心的剥开粽叶,里面的粽子糯而不烂,油润鲜美。

别说是谢展白了,就算是其他人看到剥开粽叶放在那的样品,都忍不住悄悄咽了一口口水。

“这是我们主子特意为各位贵客准备的餐前小点,请大家随意品尝。”老人笑眯眯的说。随后老人有嘀咕了几句,可说的话,却没人能听懂。


页面连接:http://www.puttyftp.com/txt_0_2hy4hh/oqqohvyc.html

宝书网 棉花糖小说

首页 目录 +惊喜 下一页

贼吧网闪爵小说网贼吧小说网镇魂小说网贼吧小说网宝书网笔趣阁5200新笔趣阁bl文库宝书网bl文库贼吧小说网贼吧小说网猪八戒小说网 宝宝起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