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 X

“其实即便龚侍郎不差下官在此,下官也打算着要来拜见张伯爷……”

见着张鹤龄若有意味的打量着自己,刘景寅不显异状,只是恭敬的向着张鹤龄再行一礼,缓缓道。

方才和龚成对话之时,除了插话炸刺的那位郎中,张鹤龄也没有刻意去留意龚成身边的人,而刘景寅此人,在方才几乎没有存在感。

其实在他看来,跟着的那些官吏无非就是马仔一类的人物。此时当面,刘景寅一番见礼之后,倒让张鹤龄看出了分别。

不讲究,不修边幅,身上官服多有褶皱,甚至还有污渍,不留意没什么,可定睛打量之下,看起来形象着实有些不佳,甚至称的上是邋遢,此为张鹤龄对刘景寅的第一印象。

总之,很不像一位正统文官的形象。

不过,此人的眉眼不差,须髯和鬓发虽有些凌乱,但也可看出整齐的痕迹,可见平常时应也是注重自己的人。

此种差异,一番考量之下,让张鹤龄对此人的感官变好了。

倒像个做事的!

张鹤龄神色缓和了许多,道:“那不知龚侍郎留你在此,是为何?你要拜见本伯又是为何?”

感觉到张鹤龄语气的些微变化,刘景寅心中一动,真诚道:“下官想拜见寿宁伯,实为向张伯爷表达下官的敬意和谢意!”

张鹤龄讶异道:“敬意?谢意?何谢之有!若是本伯记得不差,似乎从未与刘员外有过交集才是!”

刘景寅道:“下官确实与伯爷未有过交集,往日偶有朝会相见之时,下官也只是远远的看着,倒确是缘悭一面,恨早不能拜会张伯爷……”

张鹤龄笑了笑,不置可否。

刘景寅又是郑重的行了一礼,道:“下官代此处的灾民感谢张伯爷。张伯爷急民所急,使东城一地的灾民百姓有了安置,若非张伯爷快速安顿了此间的灾民,百姓们恐怕情况很不乐观,且牵一发动全身,更可能有不测之患……”

张鹤龄笑道:“原来你是要说这个,可东城之地乃本伯的治地,做些事何来要你谢什么?”

刘景寅道:“寿宁伯有所不知,下官是此次奉命赈灾安置百姓的理事官之一。城中两处主要赈济聚集地,下官负责其中之一。

搭建棚户,供灾民栖身,施粥赈济等等,皆是下官份内应尽之事。可如今的情状,下官等进展很是缓慢,百姓们已是挨冻受饿多时,下官心中焦急非常。

这么冷的天,老弱者暴露于冷风冰雪之中,饥寒交迫,那是会丢了性命的。实不相瞒,昨日下官所理之处,已是有百姓……

下官已是写好请罪奏本,就待此事结束之后上奏朝廷。但罪可请,罢官抄家,下官也不会皱下眉头,可下官属实怕如今的情状继续下去,那后果……

下官实为失职,心中更是有愧。且在今日晨间,下官便已得知,原本朝廷未曾有过安排的东城,也有许多灾民百姓进来了,更让下官心中焦急难安。

故此,今日下官豁出去了,早早便请见了龚侍郎,可……直到方才,下官追着来到东城……张伯爷安顿灾民,赈济施粥之举,使得此地百姓们免受饥寒。维护秩序,使得此处一切井井有条,实际上也是帮了城中其他各处,更是帮了下官等这些赈济的官员,让下官的心终于稍微安定了些。

下官无有所报,只能道一声谢……”

张鹤龄听明白了,凭他的的观察和感觉,刘景寅的话倒也诚恳,也是个负责任有责任心的官员。

他是赈济官员,看他的形象,应是没少到现场忙活,但是进展缓慢,也是着急。一边做事,安排人做事,一边还要向上官催促,事既没做好,估计还怒了上官。

只凭方才龚成的表现张鹤龄也看出来了,其中必然有不少关碍存在。

张鹤龄思忖道:“刘员外,无须道谢,本伯为官一任,持正心,秉本心,赈济百姓,谈不上是帮谁。况且,方才龚侍郎可是有言,本伯越俎代庖,多管闲事,甚至引起乱子了……龚侍郎又是敕令,又是招兵,无果后,如今还留了你这位负责赈灾一线的官员特意盯着。呵呵,倒让本伯有些茫然了。”

张鹤龄笑了笑,眼神带着深意的看着刘景寅。

刘景寅正色道:“龚侍郎怎么想,下官并不关心,下官只是向张伯爷袒露下官的心声!”

张鹤龄点头道:“行吧,你的心声,本伯收到了,既是龚侍郎留你在此,那你便自决吧。只要别影响了本伯的事,你要做什么便做什么。”

“哦,对了,刘员外,你若一直在此处,城中你负责的地方怎办?说实话,此前本伯在永定门前所见所闻,属实让本伯担忧啊。

窝棚搭的太慢,数量极少,且质量欠佳,粥米更是无有。若是到了晚上,那可不是闹着玩的。本伯更担心,今日我东城的事想来很快便会传出去,介时,城中其他地方的灾民百姓,或许便会想法子往东城挤。

本伯自会全力以赴,可若是太多了,无论是时间还是物资,可能都会有些应接不暇。两者不及,便很可能会出现秩序混乱之事。

刘员外,你毕竟是赈济的理事官,此也是你的职责内之事,你当如何去处理此事!?”

刘景寅轻叹了一声,道:“不瞒张伯爷,方才下官便已是在担心此事,伯爷所想,下官认为很可能成为现实,下官也是着急。”

张鹤龄点点头,道:“那你认为,该如何处断呢?”

刘景寅道:“其实事并不复杂,京城天子脚下,即便所有灾民百姓聚在一起,只要能安顿好,也出不了乱子。如今的情况,若是全部安顿一处,可能反而会更好些。

至于伯爷所言,时间和物资,时间可以用人手来补足,张伯爷手下兵丁辅员千余人,下官处亦可调集些差役,加上顺天府的差役们,想来人手不成问题。

关键之处,只在物资上,而此点,却正是下官无奈的地方。伯爷相询下官,下官不敢有所隐瞒,下官处没有物资,且下官也要不来物资。”

张鹤龄沉吟道:“物资……建材类,本伯不知。至于米粮,方才不久前,本伯去见过你们户部的周部堂,听周部堂所言,朝廷甫一下旨,他便已是下了部令,调米粮五万石用以此次赈济事宜。

可如今,赈济现场却是全然无有,而刘员外你,却又说领不来,你可有教我?”

刘景寅稍犹豫了下,最终再次躬身下拜,比之方才,礼更加的重。

“张伯爷,下官恳请张伯爷,给京中数万百姓谋一条生路。”

“无须多礼,起来吧!”

张鹤龄摆摆手,满带深意的看向刘景寅,问道:“你有何话,尽管直言,本伯且听着……”

刘景寅道:“下官不才,在户部历任主事,到如今员外郎,已有近十载,故此,多少也有几丝人脉。据下官所知,部堂却是下了部令,所拨付的米粮也和张伯爷所言大致相符。

且,自部堂的部令下达之后,米粮大致已是出库……”

“嗯?出库!?”

张鹤龄蹙眉道:“既是出库,那如今在何处?”

“伯爷明鉴,下官不知具体所在,但必然是在城中,且就在这东城的某一仓内!五万石不是小数目,若是出了东城官仓运往他处,伯爷是东城兵马司指挥使,不可能全然不知,因此,动静必然不大!”

“你所言不差,东城是本伯的治处,若是有大规模的米粮调运,本伯不可能不知。”

张鹤龄肯定的点点头,然后问道:“既是本伯未听过消息,本伯难以确定你所言之真假。再者,那给你消息的人,便确定是出了库?!”

“下官相信,确实是出了库!”

张鹤龄沉吟着思索起来。

刘景寅应该不敢当面虚言糊弄于他,故此,有五万石出库或许为真,不过,没有多大动静,或许有动静,但是比较小。

官仓有重兵把守,大多是上直军和御林军负责,他们东城兵马司的手伸不进那里。他不知道,或是手下看到一些端倪未曾挂心倒也不无可能。

若是按刘景寅所言,大概只能是在官仓和左近各大私仓之间运转。事不为实便也罢了,若是真的,那这是为什么呢?龚成或是哪些官敢如此冒天下之大不韪,敢一下子私吞五万石?


页面连接:http://www.puttyftp.com/txt_0_2hhyh6/ovqohhy4.html

宝书网 棉花糖小说

首页 目录 +惊喜 下一页

墨香阁万书网贼吧小说网镇魂小说网贼吧小说网宝书网笔趣阁5200新笔趣阁bl文库宝书网bl文库贼吧小说网贼吧小说网猪八戒小说网 宝宝起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