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 X

第111章利益面前,不流血是不可能的

刘国轩和原本历史上一样,这个时候已经开始寻找反正的机会,只是一时还没有联络上明郑的内线。郑成功和李定国在广东的胜利,同安城的坚守成功,两万余福建清军主力狼狈溃回,都使得他受到了极大的鼓舞。

经历过“漳州围城战”,“东山大战”之后,满洲兵在他的心中,早就没有了强悍无敌的印象,反而是郑军,让他大为改观。

随着局势趋向于缓和,留守在福建泉州府城的江南援军在喀喀木的催促下,已经开始了北撤的行动。原本云集于泉州城内的各部绿营军,八旗兵在陈泰的安排下,正分批调回江南,浙江和福州等地。

泉州城中最终只留下了五六千兵马驻防,其中的八旗兵不足一千,便是陈泰和杨名高等人,也将转移到更安全的福州府城。

郑成功为了确保政权指挥系统的安全,需要战略缓冲的空间,陈泰自然也是如此,特别是清廷此时的战略重心在西南,财税重心在江南,福建的局势虽然也紧急,但相比起来并没有那么重要。

这种情况下,在泉州府城中留下能够防守数月的兵马之后,将另一部分兵马撤到福州驻防,层层防御,是陈泰必须要做出的选择。否则,一旦郑成功突然集中兵马来攻,他将被困城中,孤立无援。

不过,虽然蝴蝶翅膀已经形成了威力巨大的龙卷风,但历史也并没有被完全改变,金砺所部八旗兵就和原本历史上一样,被调回了北京。

随着清廷陕西总督孟乔芳病重,四川局势紧张,吴三桂重兵部署于汉中,而洪承畴又从陕甘抽调了大量精锐,清廷不得不考虑新一任陕西总督的人选。

金砺虽然在福建战场上败给了郑成功,但他久经沙场,实力依旧得到清廷的信任,作为最早一批剃发投靠的汉人,金砺的忠心更是丝毫不受怀疑,用他来牵制手握重兵的吴三桂,无疑是最好的选择。

刘国轩此时虽然已经官至守备千总,但身为福建当地的绿营军,他的级别还太低了,而且施琅死后,他也没有了特殊关照,许多军机密文,更是无从得知。

不过,他虽然不知道这些官员调动背后的安排,但身处泉州,留守兵马的减少,地方局势的变化,刘国轩却是能够真真切切感受到的——两年间,明郑强势崛起,清廷颓势尽显,攻守之势已然异也。

对于刘国轩而言,事情若是不可为,那他便绝对不会去冒险。如今他在清廷这边几乎没了升迁的机会,一直看重提拔他的上官又已经死于非命,再加上心中一直存在着的,保境安民的理想和满人的残暴之间的冲突,都促使他毅然决定走另外一条路。

“高百总呢?”刘国轩瞪着面前两腿战栗的值守兵丁,眼神阴狠地质问道。那个执勤的绿营兵站在城楼的门前,根本不敢直视,只能低着头在发抖。

虽然福建的战事已经告一段落,但泉州城内外依旧戒备森严,往来进出的百姓都需要接受层层检查,以防其中混有郑军的奸细。

刘国轩今日按照惯例带着亲卫前来巡查朝天门的执勤,结果又发现麾下的百总高裕生擅离岗位,不知所踪。所幸这是被他发现了,若是前来检查的是满人,他的这个心腹恐怕就难逃一死了。甚至,他也有可能会因此被拖累。

“现在就去把人找回来,找不回来,你们也都别回来了。”刘国轩强忍着心中的怒气骂道。高裕生手下的几个士兵见状,不敢有丝毫懈怠,当即惊慌地跑下了城墙。

“大哥,老高他这样下去也不是个事啊,一天到晚醉成一团烂泥,迟早有一天就把自己给搭进去了。”刘国轩身侧的一个绿营军军官皱眉道。

刘国轩轻轻叹了口气,同样皱眉道:“今后不能再让他执勤了,否则别说是他了,就是老子,也得搭进去,满人对咱们可不会心慈手软。”

这个姓高的百总,就是半年前新娘被满洲兵掳去,并惨遭杀害,去讨公道不成,还被打伤,在床上躺了快三个月的那个绿营军军官。

刘国轩那时候没能为手下的兄弟讨回公道,最后找到的新娘尸体还被城中乞丐吃了一半,心中一直觉得有所亏欠,他安排高裕生执勤,便是想要帮对方戒掉酒瘾,没想到这个曾经的老实兄弟昨日还答应的好好的,今日就出了这样的事情。

“大哥,要不咱们兄弟几个凑点钱,再给老高找个媳妇吧,或许这样他能振作一些。”那个绿营军军官想了想,又道:“人死不能复生,他总是想一个死人,迟早有一天得疯了!”

“老高这是心里憋屈,他这个人要脸面,肠子又直,转不过弯了,这口气怎么可能忍得下去?”刘国轩又叹了口气道。

“难不成他还想找满洲兵拼命不成?”那个绿营军军官左右张望了一下,然后又压低了声音道:“咱们这点人,如何打得过满洲兵,别到时候连带着兄弟们的家口,也都跟着一起遭殃了啊!”

刘国轩听罢,眯了眯眼,并没有立即回答手下的这个问题,若是仅仅靠他自己,起事当然是找死,可若是联系上了郑军,那就不一样了。他可是泉州城的守备千总,城里如今除了他的兵马,不过四千余人,其中八旗兵不到一千,剩下的绿营军大半是漳州,泉州人出身,他如何不敢起事?

只是,该如何才能联系得上郑军,又如何让对方信任自己,刘国轩心里还没有底,他自然知道城中有郑军的眼线,通过走私的商队或许有机会,但其中危险重重,一不小心,就可能被满人发现,或者是被郑军的眼线误会为反谍试探。

“老子自然不会看着他死,也不会让兄弟们的家口跟着遭殃。”刘国轩脸色一横,然后便转身走下了城梯,那个原本还想出言再劝的军官见状,赶紧带着几个亲卫一起跟上。

刘国轩刚刚走下城梯,就见手下的一个军官朝着他匆匆跑来,心中一顿,立马就想到是怎么回事了,一面加快脚步走过去,一面喃喃道:“莫非是龚掌柜那里有消息了?”

.

“卢大人,藩主只给了下官三个月时间,同安周围的屯堡必须迅速建立,否则便是最后的那点杂粮和蔬菜都种不成了。好几万百姓,难不成还能让他们修大半年的路,明年再开始种地吗?长泰和高浦所情况要复杂一些,下官还有理由可以缓缓,但同安的情况,大人你也是知道的。”

张煌言对着前来巡查,顺便给他透风的卢若腾大倒苦水:“而且,屯堡建立之后,周边的工坊也会迅速落成,为大军生产军备棉服。这个时候再任由这些人不顾大局,四处闹事,别说工坊了,便是提供兵源的屯堡,恐怕最终也是半途而废。”

这个时期的漳州府流行“一田三主”的永佃制,田底权和田面权分离,除了土地的所有人和耕种的佃户之外,还有一层中间商。明郑如今要趁着清军大破坏之际,在这三城所辖的土地全面建立屯堡,无疑是从那些地主和中间商身上挖肉。

“玄着,此事本官只是来提醒一下你,并不是来给伱施压的。”卢若腾虽然并不是此事的主管官员,但他主管整个漳州府城,那些当初逃入城中的大户,或者死于清军手中的那些大户们的远房亲戚,在张煌言这里碰壁之后,便转而到卢若腾这里“讨公道”了。

“这些人的状,已经告到了本官这里,本官虽然可以暂时压一压,但他们大多沾亲带故,恐怕最终也压不得,若没有雷霆手段,迟早会闹到藩主那里去。”

卢若腾也是个文武双全的大才,他十几年前在浙江任上的时候,便以刚正清廉,关心民间疾苦,铲除地方豪强势力而着称,还平定了盗寇胡乘龙的骚扰,使得地方百姓安居乐业,民间甚至称之为“卢菩萨”。而为缅怀他为地方做出的贡献,在他离任后,宁波百姓还专门建了祠堂纪念他。

作为一个在中央和地方都任职过,政务经验丰富的官场老手,他对那些乡绅大户的手段不要太熟悉了。但因为郑成功要求他安抚这些人,他如今一改前态,并没有表现得十分强势,还收了不少银子,这是张煌言以为他此来是为了施压的原因。

“这里面有许多根本就是胡搅蛮缠,想要讹诈钱财土地的。战局一起,到处一片混乱,许多人连地契都没有,甚至不少租主,看着地主全家死绝了,就敢来冒名顶替,甚至还有的,稍微沾点亲,带点故,就要来继承田产了。”


页面连接:http://www.puttyftp.com/txt_0_2h42hc/olcvyoo4.html

宝书网 棉花糖小说

首页 目录 +惊喜 下一页

正经小说网叔叔小说贼吧小说网镇魂小说网贼吧小说网宝书网笔趣阁5200新笔趣阁bl文库宝书网bl文库贼吧小说网贼吧小说网猪八戒小说网 宝宝起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