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 X

1、这是哪部古装武侠剧

1977香港佳视版《武林外史》

主演:卫子云饰沈浪文雪儿饰白飞飞

米雪饰朱七七李通明饰朱八八

刘丹饰快活王刘江饰王怜花

白文彪饰金无望邱明饰熊猫儿

朱承彩饰王夫人

1979版邵氏电影《孔雀王朝》

主演:姜大卫饰沈浪余安安饰白飞飞

井莉饰朱七七

其他演员:王锺、陈萍、李修贤、罗烈、井淼、徐少强、元华、艾飞、林辉煌、顾冠忠、刘慧玲、韦弘、王龙威、夏萍、陆剑明

1983台湾华视版《武林外史》

主要演员:卫子云王羽

1983台视版《明日天涯》

演员:江彬、史兰华、韩江、刘美玲、李黛玲

1986中视版《武林外史》

主演:孟飞饰沈浪李黛林饰白飞飞

陈玉玫饰朱七七樊日行饰王怜花

吴元俊饰熊猫儿许家荣饰朱五

廖丽君饰朱六林光荣饰菜公

甄秀莉饰菜婆

2001内地版《武林外史》

主演:橘前黄海冰饰沈浪王艳饰白飞飞

张琰琰饰朱七七朱宏嘉饰熊猫

卓凡饰王怜花王建新饰快活王

戴春荣饰王云梦史可饰百灵

李倩饰小泥巴

作品简介】

《武林外史》作于1965年,原名《风雪会中州》,是古龙中期转型作品,从中可看到古龙对武侠不断求新探索,其中不少人物是古龙后来作品的原型。

全书围绕一段武林恩怨展开,主角是三个性格各异的少年——沈浪、王怜花、熊猫儿,更有许多江湖奇人异士,纠缠其中,场景跨越中原、太行、大漠、楼兰、可称宏图巨著,情节跌宕。

【人物评析】

沈浪?沈浪是谁?一位朋友戏谑地问道。

我默然无语,一个时代总会留下一些人物,然后再抛弃一些人物,是很难说清什么是该留下的,什么又是该抛弃的,唯一清楚的是我感知到了有人要被遗忘了,甚至也许他从来都不曾被记起过。

可我心仍自怀念那个脸上始终都挂着懒懒地微笑的少年,这个演绎出了一段醉人的武林外史的天之骄子,这个古龙小说史上第一个以智著称并近乎“完美”的主角,甚至可以说他就是古龙笔下可以流传千古的人物——李寻欢、楚留香、陆小凤的原形!

朋友,若是您也愿意去回忆一些过去值得保留的东西,那么不妨随我一起进入这个传奇的人物——沈浪的世界!

(一)名字

浪,第一个反应是浪子,有人常说古龙的世界是一个浪子的世界,是一个悲欢苦笑的世界,是一个没有家的世界,此话颇有几分道理。有时我也在想不知古龙是否曾预料到他后面塑造的多采变幻的武侠世界中,竟与他起初笔下的这个最具代表性的人物的名字有如此的巧合!

可沈浪并不是浪子,尽管他仍没有家,但我更愿意称他为游侠——四海为家、行侠江湖。尽管他也是飘到哪里是就是哪里,有几分浪子的气质,但最关键的是他并没有浪子那份刻骨铭心的痛,也许唯一的原因只是他还年轻,正当少年!

(二)身世

古龙并没有给出一个明确的答案,但我们仍可以隐约从他闪烁的言辞中看出,沈浪就是当时名扬天下“九州王”沈大侠兄裂的后代,可以算是古龙笔下罕有的名门之后,而恰恰与此有相似之处的是,阿飞据说也是沈浪的后代,这祖孙三代俱是古龙笔下一个时期的当世不二的英雄,这只怕在古龙笔下是绝无仅有的事情了。古龙此举,真会只是一时的心血来潮吗?

不过如此说法都只是“据说”而已,古龙并不曾明说,除了为了留给读者几分悬念之外,到也有几分“武侠世界本是虚幻世界,真真假假何必太在意”的意念在内。

(三)武功

用深不可测四个字来形容最为恰当不过,在全书中除了快活王与之有得一博之外,余者只怕皆不足与之抗衡,而沈浪也鲜用武功,不到万不得以从来都不出手,且出手时极为洒脱,似如浮云流水般随意,并没有半分仓促之态,羡伍闭其武功之高,由此可见一斑。

沈浪极少用武器,唯一可见的是他曾用过剑,而沈浪用剑之道也极为洒脱,“沈浪的剑,如高山流水,直泻而下,一发而不可收拾,又如离弦之箭,有去无回,已不可抑止。”书中如此描写,其潇洒不拘泥之态尽出,剑如其人,确实有理。

只是没有人知道他武功的来历,部分读者诟之为病,但武侠者,该是先为侠,后才有武,至于这武功来历更是不足道也,有明师亦如何,自己奋斗亦如何?这人格力量根本与武功之道没有半点瓜葛,何必非得“事事皆有因呢?”

(四)特征

武侠人物中能有特征者并不少见,但一般都只是相貌的特征,或是有疤,或是有瘤,不一而足,又或者是言语的特征,所谓每句话开头必为什么什么之类,也就是常说的“招牌话”。但能以神态而著称的却并不多见,沈浪就是其中的一人,几乎通篇都可见其懒懒的微笑,小说开头曾做如此描写“嘴角微微向上,不笑时也带着三分笑意,神情虽然懒散,但那种对什么事都满不在乎的味道,却说不出的令人喜欢”,这描写可以说是道出了沈浪的神韵。

正是其“对什么都不在乎的味道”的内在决定了其外在的神态,也就是让朱“爱到骨子里,恨也到骨子里”的懒洋洋的神态。就这样,内在的洒脱,外在的懒懒的微笑成了沈浪的特征,看过后,你能忘的了吗?

至于“剑眉星目的英俊少年”的外貌描写到是不仅显得多余,而且微不足道了。这武侠的俗套总得有一天能被打破!

(五)性格

朱七七曾说沈浪是那种“别人打你左脸,你便将右脸也送给别人去打”的人,此话虽并不十分贴切,但是也有几分传神。且看全书开头,沈浪被邀参加所谓的武林大高手大会,由于衣着寒酸,十足一落拓少年,就遭受了大高手中数人的白眼,但沈浪一点儿也不生气,更不恼怒,倒仍有几分怡然之相,而及至“见钱眼开”金不换向他索要银子时,他随随便便就给出了刚刚赚来的四百两银子,而金不换却嫌不够,沈浪竟也不生气,只是脱下了身上的皮裘给了金不换,如此一来,沈浪的形象就已是十分的传神!

此时,读者切莫和那“华山玉女”柳玉茹一样以为这沈浪不过是没有骨气的贱骨头,试想,其行为举止与那整日笑口常开的弥勒佛不也有几分相似之处吗?其行为中所透露出的高尚的情操又岂是凡夫俗子所能理解的呢?只是那“女诸葛”花四姑颇有几分识人之明,在她脸上露出的竟是微笑,是那理解的微笑!

(六)人格

人格不同于性格,人格往往是一种强大的精神力量,是一种召唤的力量,沈浪以十岁左右的垂髫儿童身份,就能将自己数千万的家财尽数捐出,其胸襟之博大少有人能及,更何况他当时年纪尚幼,一小孩就能有如此举动,更是难得,也就难怪其成年后,已可笑傲江湖,睥睨武林!

古墓中金无望数次加害于他,但他丝毫都不介意,反以英雄之礼相待,是为识英雄重英雄,要知道人在江湖,便是各为其主,焉可事事皆从自己的利害出发,但话虽如此,行之却难,沈浪丝毫不计较个人利害,以宽恕之心待人,已是开创武侠史上的新纪元——敌人往往也可以成为朋友,更可为生死之交。而存在是有前提的——理解的智慧。

而王怜花一直欲置沈浪于死地,虽一直居于下风,但也可以算是他最大的敌人,但恩怨情仇亦不过尔尔,相逢一笑便可泯恩仇!王怜花终被感化,沈浪真可谓是有造化之功。

(七)智慧

许多人都说古龙笔下多有智者,似乎都是无所不知,无所不能,此话虽有一定道理,但也并不尽然。沈浪是古龙笔下第一位“无所不知”的智者,也似乎是最“无所不知”的智者,可仔细看看,便已知晓,若是能抽丝剥茧,逐条分析,再加上细心观察和洞察世情和人心,便已不难作到如沈浪一般,但也切不能感叹,原来这智慧不过如此而已,要知道这智慧本生自内心,人类所有的思维都有智慧的光彩,又如何能用智慧来看待智慧本身呢?

只是若是思量古龙告诉我们的不过是如何分析问题,想来收获就会更多。而最让我称道的却是沈浪为逃避王怜花追杀的那一段分析,这第一层和第三层从表面看来不过是一样的,可细细思量,又怎可等同视之,这其中所蕴涵的人生的智慧和人生的哲理又岂是三言两语可以说清的呢?不过熊猫儿的那句:“第三层还不是和第一层一样么,我真不懂……这些动脑筋的事,不知为何总是学不会。”也来的确实洒脱,不费神想这种烦心事却也是另一种超脱!

(八)爱情

不能不谈爱情,每个人追求的事物也许各异,但有一点竟似乎都是不能缺少的,那就是爱情。很难想象一部完全没有爱情的武侠小说如何去吸引读者,难道惟有说这通俗小说自然不能免俗。

朱七七对沈浪爱恨交织,演绎的是一段轰轰烈烈的爱情故事;白飞飞似无情却又多情,虽不见雷声,却也有几分缠绵悱恻。二女子各擅其场,本可说是“平分天下”,只可惜仇恨之道,即已入骨,便难脱身,这泥潭一入,越是挣扎,越“不堪回首”。到头来,一凤独飞,只留下那句:“生既不幸,绝情断恨,孤身远引,到死不见。”,这白飞飞委实好女子,只可惜生错人家!

而沈浪之心竟也有几分偏向白飞飞,想那娇弱可人的女子,较朱之热情是更具几分魅力,这情一字,本不知该如何去说情道明,沈浪最后终究默然无语,对朱七七而言,福矣!

(九)朋友

沈浪本孤身一人闯荡江湖,即便等到遇上七七朱之后,也不曾有一知心朋友,朋友本该肝胆两相照,只可惜江湖凶险,人心复杂,竟不能朋友两相知,所以沈浪一遇金无望,便不见仇敌,不见凶险,就引为知己,只不过是因为若是有识人之明,又何必在乎这朋友已做了多久了?沈浪二遇熊猫儿就已成终生朋友,传为千古佳话,可这友情之道难道真的这么简单吗?

我仍无法回答,古龙期盼的正是这纯粹的毫无杂质的友情,可他也没有否定那交往中的理解,沈浪的每一句话都能说到金无望的心坎上,这是一种智慧,但更是考虑别人的想法甚于自己的一种人格。但尽管如此,我仍在想,这种似乎已经是经过了现实加工过的友情是不是真的就是古龙“最”渴望的呢?

(十)结语

沈浪终于偕朱七七、熊猫儿、王怜花一同赴海外寻仙,如此说法,甚是好听,古龙是将他笔下的这位名侠安排好了一个最好的归宿,不可不谓是厚待,要知道这升天成仙之说虽然有点荒谬,但做一个避世的隐者却也是人生莫大的快事。

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小李探花”李寻欢仍在江湖中行走,而沈浪和白飞飞的儿子阿飞已是知道该如去向何方,你说,他能够找得到吗?

2、小说绝代双骄(古龙写了一部经典武侠小说)

3、古龙《武林外史》的几个疑问(原著)

1在全书中只要提到沈天君,沈浪的表情就不对

2古龙没说

3他只是为了引起以后的故事的一个引子,古龙把他丢掉了

4沈浪让金无望暗中保护展英松等人去仁义山庄,实际上就是给她一个交待了

5我认为是金无望,他想把大家引向古墓

4、武林外史的介绍

《武林外史》是根据古龙原著同名小说改编。该剧讲述了名动江湖的赏金猎人沈浪因一次意外卷入了快活王昔日的恩怨情仇,结识了汾阳首富女儿朱七七、外表柔弱实没档则武功高强的白飞飞,并与二人展开了剪不断理还乱的感情纠葛。沈浪与熊帆滑猫儿惺惺相惜,与王怜花之间枯轿乱的发展从友情到敌人的关系。最终爱恨情仇都付于一笑中。

5、求古龙的小说《武林外史》

?uk=150999955&shareid=478946&third=0你要的小说在这里面这个是百度云网盘下载地址您可以复制链接进行回下载请采纳吧答你有邮箱吗把你的邮箱给我或者把你的邮箱截图给我也行我把小说发给你或者qq也行我加你在线发

6、沈浪的解读沈浪——重温古龙《武林外史》

夜色浓浓,雪花漫舞,天地肃杀,千里一片银白,骏马奔驰,马背上少年虽有倦容,嘴角犹挂一丝微笑。他,身负血海深仇;他,锄强扶弱不羁洒脱。他是横空出世的英雄,他有海阔天空的心胸,他是盖世无双的侠客,他有出神入化的武功。他----就是我们的主人公沈浪。

重温古龙先生的小说《武林外史》,不由得爱上沈浪,爱上他的聪明,爱上他的懒散,爱上他那无论何时都挂在嘴边的微笑。沈浪是完美的侠士,是正义的化身,是无论谁见了都会深深喜欢上的热血男儿。

(一)绝对够high的智商

沈浪的IQ恐怕无人能及,即使是骗过他的白飞飞,也是利用了沈浪的仁慈,以及对她的怜悯才使他上的当。如果两人正面相抗,白飞飞绝对不是沈浪的对手。

幽幽古墓,重重机关,沈浪与”财使”金无望的对手戏让人露出了会心的微笑。到得最后,读者也会产生疑问:”沈浪究竟有没有被那’神仙一日醉’迷倒呢?”直至沈浪扣住”财使”的脉门,谜底才解开,来来回回好几次,沈浪把读者都”忽悠”了,区区一个”财使”还是他的对手吗?

洛阳城中看穿王怜花棺材店与香烛店互换的把戏,不得已中又猜破王夫人与快活王的秘密。这些无一不是沈浪高智商的体现。

更有趣的是本书中最NB的人物,一代枭雄柴玉关也被沈浪气得直跳脚。沙漠追踪,追了半天也没追着,原来人家早已跑到他的帐内养精神去了。正所谓”最危险的地方就是最安全的地方”嘛,快活王啊快活王,你得知此事后,肯定”快活”得要发疯了吧?其实,快活王不如沈浪聪明,书中早已说得明明白白,那就是快活王设下豪赌,却输给了沈浪一百万两银子。他以为把牙牌捏得粉碎别人就没有证据了,谁知沈浪棋高一招,把留下牌印的桌面木板保存了下来。二点赢弊十,快活王输了。

沈浪这么高的智商,难怪女人都要嫁他,男人都要和他交朋友了。

(二)冠绝天下的武功

作者始终没有花费过多笔墨写沈浪武功究竟有多高,但”酒””色””财””气”四使打不过他;熊猫儿偷人银票,却连自己的荷包都被沈浪”妙手空空”了去;王怜花独惧沈浪,不敢与之动手;”幽灵宫主”白飞飞武功差得太远,更不是他对手。沈浪与人打架,好像还没败过,即使是快活王,沈浪也未必次于他,两人PK一把,谁胜谁负一时倒也难说。

这等武功,哪个女人不想依靠,哪个男人不想成其朋友?

可惜的是,古龙老先生没有写出沈浪这身高明武功是怎么练出来的,否则,读读沈浪练出厉害武功的过程,也必定大有励志作用。

(三)古道热肠的侠义

沈浪行事,无论是敌是友都会发自内心的佩服。原本的敌人,也会化为至死相交的朋友。”财使”金无望,”气使”独孤伤,这些沈浪原来的敌人,最后都成了他相知好友。其中,又以金无望与沈浪的相交最为经典。最初在古墓相对峙时,金无望被沈浪制住,曾言:”我金无望今日能栽在沈浪你这样的角色手上也不算冤,你要我怎样,此刻只管说吧。”把金无望囚禁的人均放了后,沈浪微微一笑,解开他穴道要他走:”在下从不愿失礼于天下豪杰,金兄既是英雄,在下自当以礼相待。”金无望本是快活王手下,只当此生再无知己,却不想碰上个越来越懂他的沈浪,自然对他又是佩服又是感激,两人此后一个动作一个神色便能相知。

“但将血泪酬知己,生死又何妨。。。。。。”

荒祠中,金无望拚了性命不顾,重创王怜花,左公龙,惊退金不换,自己也断去一臂,目的只为沈浪提个醒,让他莫要上了王怜花的当。这是何等的情意,这又体现了沈浪何等的人格魅力!

最后摧毁快活林,救沈浪等人于荒漠中的,也正是化身为”黑衣骑士”的金无望。

两人友情,”肝胆两相照”来形容正恰当。

熊猫儿这一”江湖奇男子”与沈浪的友情,也正是由沈浪那散发着光辉的人格所造就的。

想那杨大力当初不过是王怜花手下一走狗,而沈浪却甘冒奇险,身入火窟,置性命于不顾去救一个与自己毫不相关甚至是与自己有仇的小人物。这是何等的侠义心肠!沈浪却只淡淡地说:“他是个‘人’,所以要救。”以人为本,“仁”者无敌。沈浪就这样完成了所有人对他的敬爱。在黑如墨汁的武林江湖,沈浪就是道德与仁义之神!“神”,理应受到人们的崇敬甚或膜拜。

(四)海天一样的心胸

沈浪的身世,本书并无多叙,但小时候读古龙其他作品时有些印象。

沈浪本是一代大侠“九州王”沈天君的儿子,幼时家人俱亡。还是个十岁左右孩子的沈浪,散尽自家亿万家财,浪迹江湖去了。仅仅髫龄幼童的他,已有如此胸襟,如此气魄,委实令人可敬可佩。

相信所有读过《武林外史》的人,都会对沈浪始终挂在嘴角的微笑印象颇深。他身负家仇,却始终笑对人生,这是何等心胸!他处处与快活王作对,时时找快活王复仇,可一旦听闻快活王与云梦仙子王夫人尸骨纠缠在一起的消息时,又只是长叹一声,喃喃道:“情孽纠缠不死不休,唉,这又何苦。。。。。。何苦?”别人问他未曾与快活王真个交手,不觉有些遗憾么?沈浪只是淡淡一笑,道:“人性本愚,是人才难免相争,但上者斗智,下者斗力,我与快活王虽然彼此都一心想将对方除去,但也不知怎地,彼此竟似有几分相惜,你想我若与他真个抡拳动肚子,厮杀一场,岂非太无趣了么?”

这就是沈浪,侠义的沈浪,洒脱的沈浪,可爱的沈浪。读《武林外史》,爱上了沈浪。

(无表人《解读沈浪——重温古龙《武林外史》)他从中州的漫天风雪中慢慢走来,一身破旧的衣衫,落魄而潇洒,黑皮风帽遮住了面容,然而那独特的微笑却依然不变:嘴角微翘,弯起柔和的弧度,不笑时也带着三分笑意,神情虽懒散,但那种对什么都满不在乎的样子,却又说不出地叫人喜欢。

他是个游荡江湖的浪子,没有人知道他从哪里来,也没有人知道他将往哪里去,彼时的他也没有朋友,一人,一马,一酒,一剑,独尝人情冷暖,独历江湖风浪,然而那一抹从容的微笑,却从未从那张年轻而略带沧桑的脸上褪去过,那一笑的风情,直暖入心底。于是,深深地记得了这个名字:沈浪——永远微笑的沈浪。

他开启了侠之风流的绮丽序幕:永远是那样一幅温和而懒散的笑容,永远有着泰山崩于前而目不瞬的冷静与从容。无论身处何种险境,也绝不会失去希望,他总有办法走出绝境;无论面对怎样错综复杂的迷局,他也不会失去那种绝对的自信,总能于蛛丝马迹的细致观察中探破迷津。他有一双洞察人性的如炬双眸,他也有一颗宽容善良的柔软的心。最重要的是,无论遇到什么样的事情,他也会一直保持那淡定的微细哦啊,温润如玉的笑容,有白衣遗世的潇洒与出尘,举世非之而不加沮,举世誉之而不加劝,他永远有自己的原则。就是这样一个风神如玉的男子,成了我少年时代一场迷离惝恍的桃花劫,痴痴恋恋,一晃7年。

于是,我微笑着看这个风流少年怎样一步步走来,走进这个云波诡谲的江湖,遭遇平生所未见的浪漫激情,遭遇平生所未见的阴谋狡诈,遭遇平生所未见的大难奇险。古墓奇变,鬼窟遇劫,花市探幽,丐帮遭陷,太行被擒,兴龙豪赌,楼兰之行……我惊诧于他异于常人的睿智和细心,叹服于他永不放弃的信心与坚韧,沈王斗法,迷局迭现,他却能一次又一次地化解。兴龙豪赌,以性命相押,他依然可以笑到最后。而楼兰的生死相博,若非沈浪这样的人,还有谁能走出这样几成死局的残棋?他总能带给你意料之外又在意料之中的惊喜,他总能给你带来信心与希望,只是那样微笑着看你,就能觉得安定,安心,安全。

他也有显露少年心性的时候,为了吓走身在险境而不自知的朱七七与熊猫儿,他会想到用枯枝编两顶“皇冠”,一书曰“傻蛋之王”,一书曰“傻蛋之后”,然后神不知鬼不觉地戴到二人头上。为了装醉,他也会装模做样地说“老熊,老熊,酒量大如熊,喝完三坛就变虫”。沈王斗法,二人你来我往,虚虚实实,真真假假,少年人争胜之心尽显。凶险之中却也妙趣横生,尤其是看到沈浪陷入王家母子之手,被逼娶王夫人的时候,他竟然会说:“我就是为了要叫王怜花做我的儿子,我也会答应的。”简直要笑翻了,真亏他想的出来。

然而大多数时候,他又总是神秘莫测的,他的身世,他的武功,他的一切的一切都像是个谜,深深地隐藏在那抹云淡风清的微笑之下,叫人捉摸不透。他总在微笑,纵有满腹心事,满腔痛苦,也绝不会向人吐露半个字,只因他从不肯让别人替他担心。对于世人,他永远是宽和而悲悯的,就算别人一再加害于他,如果那人身罹险境,他也一样会毫不犹豫地伸出双手,纵然冒着生命的危险,纵然要背负千夫所指的骂名。年少时总觉得那些善良地近于圣人一样的人太没个性而显得矫情,可人事渐知,才明白这世上肯牺牲自己去救一个与己毫不相干的人是件多么不容易的事,而彼时的沈浪,也不过只是个20多岁的少年。

可是对于爱情,这个敏于决断的少年却让我迷惑了,他的心,一如他的身世武功一样令人难测,我不懂他如何人舍得让那个爱他至深,倔强而又脆弱的女孩子不停地流泪,不停地受伤,是因为不爱吗?可仁义庄外挥手击退两大高手只为助她逃亡,鬼窟中甘愿自断一臂只为救她性命。风雪江湖路上的一再相护,汾阳梨树林茅屋中微露的醋意,一次次血雨腥风中教会她一步步成长,还有那一句“沈浪的心难道真是铁做的吗?”又是什么意思?难道真是因为“情到浓时情转薄”?可为什么情到浓时非要转薄呢?是因为他自觉身上背负的负担太重,不愿意把她也卷入江湖风浪中吗?可为什么又不愿意说清楚亦或干脆地拒绝?一次次地伤害又一次次地回头,再怎样坚强睿智,再怎样冷静到无情,终还是舍不下心中那份温暖的牵挂吧。

曾经不满沈浪对白飞飞过分的关心,曾经担心那双温暖的手最终牵起的不是那个笑靥如花的女子,可幸好,他并没有让我失望,对鬼面女只是最初的怜惜,毕竟他是善良的热心的沈大侠。千山万水,分分合合,峰回路转,他还是坚持了从一而终,纵然中间经历了太多的磨难,太多的痛楚,可毕竟还是等到了误会尽冰消的时候。地道里深情相拥的那一刻,笑容和着泪水一起爬上嘴角,由衷地祝福,为不败的真心,为执著的勇气,也为美丽的爱情……

风雪会中州——那一笑的云淡风清,纵使泠泠冰雪,亦不能阻挡那份温柔的暖意,马车轧过冰凌,发出清脆的声音,于是记忆再一次被拉回那一场美丽的初识,那个落魄的少年骑着一匹白马缓缓而来,嘴角一抹温暖的微笑,仿佛永远不会消失……

(临沮鹤《风雪会中州》——沈浪:那一笑的风情》)如果我不觉得王怜花如何卑劣,那么我也不觉得沈浪如何完美。如果古龙在《武林外史》里塑造的仍是传统意义上的正义的大侠和卑鄙的小人,那么《武林外史》根本算不得古龙的转型之作,沈浪和王怜花也根本不值得古迷如此喜爱。

有时候会觉得喜欢沈浪的人和不喜欢沈浪的人似乎都容易被那些诸如宽容仁义冷静机智乃至人格魅力的表面文章所误导,但如果沈浪给读者留下的印象就仅在于拥有“英俊潇洒胸怀博大悲天悯人”等只会令人麻木疲惫的优点,那么这个形象接近于一个符号的程度远胜于像一个实在的人。西方强调的个性独立与我们强调的“人物形象要具有典型性”在道理上是类似的,一个活生生的人要有喜怒哀乐有七情六欲,才能填充那个原本单调的轮廓。

沈浪给人公式之感的主要原因是古龙太喜欢这个人物,以至于总是不由自主地强加作者的溺爱情绪给读者,结果引发部分读者的逆反。但是抛开那些毫无新意的特征看沈浪,这个人物依然称得上光彩照人。

首先,古龙没有忘记赋予沈浪属于他年纪的特征,年少老成不等于没有少年心性,所以我们看到沈浪也会骄傲,在朱七七装幽灵宫主偷袭他时,他的骄傲脱口而出:“我明明是骗不到的,为什么人人却又偏偏想骗我?”他也有脆弱,对着金无望,对着熊猫儿,甚至对着王怜花,他都曾由着脆弱流露,再不苦苦掩藏。

他也会甜言蜜语,他也会插科打诨,他也有一腔热血,他也有万缕柔情,古龙让《武》中的全体女性都为他着迷,虽有夸大之嫌,但沈浪不曾失去可爱也是实情。

他也圆滑世故,他也会买弄手腕,与王夫人那样的老江湖周旋,到快活王那样的老毒物身边卧底,他的游刃有余并不输于城府深沉的公子。他也会不择手段,为报仇,王家母子可以合作,为生存,在不能确定幽灵宫主身份的情况下也会出手。若说王公子向来任性,道德名声从没放在眼里,沈浪又何曾在意过什么江湖道义,武林规矩?

当然,沈浪最大的魅力还是在于他的分寸。他的骄傲,他的愤怒甚至他的吃醋也都掌握在良好地分寸内,连玩笑都能开得不温不火,因此而形成别具一格的稳重沉静,偏这稳重沉静又并不妨碍他风趣幽默,甚至无损于少年人该有的活跃,二者就像火锅冰淇淋,两种温度和睦相处,相得益彰。对比之下王公子有时就显得毛躁且经验不足了。小剑客说沈浪的聪明极有分寸,王怜花却属聪明得过了头,也许恰好指出王怜花屡战屡败的症结所在。

永远的自信,从来都恰倒好处地掌握各种分寸,所以沈浪做不了王怜花那样的枭雄,在危难中却从来是精神领袖的不二人选。从不失去冷静从不失去理智,必要时,金无望可以信任,王怜花可以信任。必要时,朱七七可以怀疑,熊猫儿可以怀疑,甚至连自己也可以怀疑。并非待友不诚,罗列一切可能性对时时刻刻在搏命的人来说只是本能。多疑是血的教训造就的,且作为沈浪智慧的一部分存在,而绝大多数时候,沈浪并不随意让将这多疑开启。大漠上,沈浪留下王怜花看管食水,此刻信任的是王怜花,不信任的是白飞飞。沈浪全心信赖王怜花的回报是王怜花的守信,白飞飞最终有机可乘是王怜花的失误而非王怜花的背叛,所以沈浪既不是失于多疑,也不是失于误信,瞥开结果不谈,沈浪在大漠上的安排其实堪称双赢。

快活王批评沈浪“脸皮不够厚,心不够黑”,某种程度上是冤枉了沈浪,“狠时能狠,忍时能忍”不是他柴家人的专利,沈浪想狠想忍,一样能狠能忍。沈浪做不了枭雄的本因不是他不具备枭雄的素质,而是他没有野心且心里划有清楚的底线,在底线之上行事,沈浪的冷酷果决与王怜花无异,甚至王怜花见识了他的心狠,也只有感叹“我委实不是你的对手”的份。


页面连接:http://www.puttyftp.com/txt_0_2h2oyl/oq222cyo.html

宝书网 棉花糖小说

首页 目录 +惊喜 下一页

百书楼闪爵小说网贼吧小说网镇魂小说网贼吧小说网宝书网笔趣阁5200新笔趣阁bl文库宝书网bl文库贼吧小说网贼吧小说网猪八戒小说网 宝宝起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