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 X

app2();

read2();一直到赵雁泽,显露出读书的天分,被举家之力供着去科考,中了秀才,赵家五房才回了故乡,把当年没来得及抛售甚至已被侵占的田产铺子变卖掉,重新回府城生活。

不过,到底是同族,赵家五房对族长一脉不满,却不愿意和其他同族结仇,甚至有提携之意,哪怕分隔两地,却联系密切。

族长一脉自然是慌的,在听说赵雁林丧妻后,就打上了他婚事的主意。

一族之长表现出弥补之意,五房如果不接受,就显得不够宽容大度,于名声有碍。

赵雁林和原配感情还不错,正好想替她守一两年,干脆放出风声,目前无意续娶。

宋老太太和赵家三房的老太太是偶尔一起攀比的老姐妹,对内情的了解比儿子更多。只是她却不知道赵雁林为何又放松口风,难道已经摆平族长了?

她对大姑姐追问道:

“我是知道五房和大房的矛盾的,只是如今为何又松了口?”

“因为啊,五房要起来了。赵雁林也中了举,一房两个举人,你说,族长还拿捏得住他们吗?”

听到这里,一直沉默的宋茹坐不住了,倒不是欣喜,而是疑惑。

她自觉以自身的条件,是配不上这样的人家的。当年都只嫁了个秀才,再嫁又怎么可能嫁到举人呢?定是对方有什么问题。

她忐忑地问姑母:

“这样的人家,为何看中了我?”

宋姑母很冷静地说明了原因:

“原配留下一子一女,他想找个性情和顺的女人照顾孩子。更何况,他家老大和璞哥儿有些交情,自然想两家关系更近一些。”

宋韵听着赵家的情况,几乎分分钟勾勒出宋茹嫁过去后地狱级的开局:寡妇养大的儿子、珠玉在前的原配、原配留下的孩子。

这种家庭,嫁过去有得熬了,她想表示反对,却不知道该怎么说,一个五岁的女童分析一桩婚事的好坏,未免显得太妖孽了。她只能默默听着,想着抽个空去隐晦地提醒一下宋念。

事实上,只有宋韵觉得这婚事不行,其他人都颇为满意:

嫁过去不仅吃穿不愁,还有可能性做官家太太,对一个寡妇来说,这简直是撞大运了。

宋老太太说得更直白些:

“茹娘一向贤良,当年被那冯家老虔婆那么折腾,都忍了。如今不过伺候伺候婆母,教养教养原配的孩子。他们就是再难伺候,也不至于像冯家那般奴役人。等茹娘生下一男半女,也就站稳了。”

宋韵心中吐槽:您也知道寡妇婆婆和前任的子女难伺候啊。

沈氏以为人媳妇的身份发表了评价:

“两个孩子,好好对他们就是,我们又不害人,怕什么猜忌呢?他们是讲理的人家,我们也不是没根底的人家,日子久了,他们看到你的好,自然会对你好。”

谈来谈去,没人考虑到赵雁林对原配的感情,会影响到二婚的夫妻关系。

不过,这可能就是古代人和现代人的思维差异了。

一段婚姻,现代人固然也看重家庭条件和对方前途,却也会考虑对感情的需求。

而对古代人来说,一段婚姻,有利益结合、有名分大义、有傍身的孩子,尤其指儿子,那就足够了。

至于感情,有时候反而是夫妻之间感情平平对女性更有利:


页面连接:http://www.puttyftp.com/txt_0_26vo4/24lhy664.html

宝书网 棉花糖小说

首页 目录 +惊喜 下一页

洋葱小说网爱去小说网贼吧小说网镇魂小说网贼吧小说网宝书网笔趣阁5200新笔趣阁bl文库宝书网bl文库贼吧小说网贼吧小说网猪八戒小说网 宝宝起名